国内首例陶瓷烟气超低排放技术通过鉴定
11月21日上午9点半,在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楼聚英堂会议室内,由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和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陶瓷行业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的新技术新产品鉴定会正式举办。来自陶瓷行业内的多名技术专家、知名企业代表和媒体人士共同出席了此次鉴定会。
鉴定会上,项目完成单位向鉴定委员会提交了“研制工作总结报告”、“科技查新(国内外)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内容,以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由委员会专家组进行了审定、考察、质询,并最终获得了通过。未来,将有望在全陶瓷行业内推广。
三大技术创新 实际运行良好
根据介绍,该环保产品项目由科行环保、科达洁能、蒙娜丽莎三家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经系统应用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在陶瓷行业率先实现了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的工程应用,目前累计申请专利12项,已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5篇。
该环保项目主要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一、针对陶瓷热风炉氮氧化物波动较大的特点,采用“双联双控”喷氨控制和氨水精细化计量调控技术,实现了喷氨量跟随NOx波动及时进行精确调整,提高了氨利用率,减少了氨逃逸。
二、采用动固组合式阳极板支撑技术,有效解决了阳极板与壳体壁板之间防腐层难修复的难题;采用旋流式绝缘子热风吹扫技术,有效清除除污器绝缘瓷套内壁粘附的水雾颗粒,确保高压瓷套的绝缘性能。
三、采用在线喷淋监测和分级补偿技术,实现喷枪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和在线监控,并及时清洗分布板表面的积垢,结构简单,降低了耗水量。
蒙娜丽莎生产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松竹也对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做了描述。张松竹表示,该环保设备于2015年9月在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投入运行,产品经工程实际使用,运行状况良好,同年11月经环保部指定检测单位北京中研环能环保技术检测中心检测,排放口粉尘排放为4.9mg/Nm3,S02排放为16mg/Nm3,NOx排放为42.4mg/Nm3,氨逃逸小于1ppm,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指铅、镉、镍)脱除率>40%,氟化物及氯化物脱除率>50%,,各项指标均远低于国内陶瓷行业排放标准,且设备运行对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没有可见影响。
鉴定获得通过 有望全行业推广
专家组成员在认真听取了报告和并研读了相关资料后,也到环保项目现场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并针对产品设备的投入成本、连续运行稳定性、二次污染物处理、药剂对设备腐蚀性等问题对项目完成单位提出了质询,项目完成单位也一一作了回答。最后,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教授李俊华为主任委员的专家组一致认定该项目产品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多项技术在陶瓷行业内为首次使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表示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为我国陶瓷行业污染物减排开辟了一条绿色之路,并建议加快推广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是建筑陶瓷生产大国,全国共有建筑陶瓷生产线3000多条,2014年产量已达到104亿平方米,陶瓷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目前国内的建筑陶瓷行业整体环保治理水平落后、地域差异较大、运行成本高、治理效果差。据统计,陶瓷行业年耗煤超过7000万吨,每年约产生NOx 150万吨,SO2 150万吨、粉尘80万吨以及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建筑陶瓷工业烟气排放口多而散,无组织排放现象较严重,治理难度较大。
根据调研,若以《陶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修改单作为标准,建筑陶瓷行业最终能够实现粉尘、SO2及NOx全面稳定达标的企业不足20%,若考虑重金属等其它污染物排放标准,则达标的企业将更为稀少,甚至有些较落后地区的陶瓷企业只进行了除尘治理,未进行任何脱硫及脱硝治理。
有专家表示,现行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只是过渡,未来行业标准将进一步收严。因此,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的重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刻不容缓。
而当前陶瓷行业针对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主要有:对于除尘治理,主要采用旋风收尘、布袋除尘或水浴除尘;对于脱硝治理,很多企业没有采用脱硝措施,仅少部分企业进行了简易的SNCR脱硝;对于脱硫治理,主要以双碱法进行脱硫,少部分企业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对于重金属、氟化物及氯化物等污染物,则没有采取任何的治理措施。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科达洁能控股的一家专门从事大气污染防治服务的公司,专注于建材等工业领域的大气污染末端治理,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此前科行一直从事水泥、电力、玻璃等行业烟气除尘除灰、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装备研制、工程设计、项目运营与总承包业务,先后参与和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而此次科行成功研制出的一套陶瓷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及装备鉴定获得通过,不光填补了技术空白,在未来还将有可能改写陶瓷行业大气污染严重的现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