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杰克:革新中小服装企业缝纫技术
日前,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一口气开了两个大会:全球经销商大会和海外战略经销商大会。其全球化发展战略一如既往。
而另一个发展战略却悄然改变了:舍弃高端服装企业这一目标客户,转而服务于中小型服装企业。这在奇诡多变的缝制设备市场尤为耐人寻味。
正如4年前的那个夏天,当新杰克宣布收购德国知名裁床企业Bullmer(奔马)和Topcut(拓卡)后,业内皆惊。当时,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缝制设备行业陷入发展低谷,新杰克此举意欲何为?
“别人向左我向右,反其道行之往往别有洞天。”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新杰克总经理郭卫星的笑容略显神秘。对于那两次跨国购并,郭的解释是“逆市抄底”,而对于这次目标客户的改变,郭的解释同样只有几个字:“差异化发展”。
为“差异化发展”作注脚的是,今年8月12日,新杰克启动“年产60万台智能节能工业缝纫机”科技工业园建设项目,正式进军中小型服装企业市场,与致力于打开高端服装企业市场的众同行再一次背道而驰。
理念之新:从企业间的竞争到价值链间的竞争
新杰克公司是杰克控股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早在几年前,新杰克就提出“产业链竞争”的理念,实施战略联盟计划,一条完备的产业链由此形成:供应商-新杰克-经销商-用户。这条产业链也是新杰克的价值链,郭卫星说:“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所主导的价值链的竞争。”在这上下游环节中,新杰克居于核心地位,供与销按照新杰克的市场战略进行。
经过多年的磨合,新杰克从中选取一部分优秀企业,作为战略供应商和战略经销商,保持长期而密切的合作。
创新必须是针对市场的创新,分布各地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成为新杰克的创新“触角”,通过他们,新杰克不断调整创新方向。
不仅如此,新杰克有一个轮值总经理制度,即各部门总监每年轮流当一个月总经理,增强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还有一个高管市场督导制度,十几个高管,每个季度都要去走访市场,调查各自分管市场的经营情况。“我们有分管营销的高管,但其他高管也有分管的市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企业每一个细胞都紧贴市场。”郭卫星说。
企业界有一个铁定规律:小企业对市场有高度敏感性,大企业船大难掉头。对此,郭卫星的分析是,小企业因为小,每一个企业员工都直面市场;大企业因为大,内部很多人不直接接触市场,时间一久就会降低市场意识。新杰克此举意在打破这个铁定规律。“比如我们的人力资源部招人,由于他们懂市场,就会招收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郭卫星说。
研发之新:只要不危及企业生存发展,你们就大胆去试错吧
从高端服装企业供应商到中小型服装企业服务商,新杰克认准的事实是:全球经济不景气致使高端服装市场大幅缩水,这种情况下中小型服装企业在不断扩张,而新杰克在这一领域是最有竞争力的。
差异化发展之道在获得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注定要承担更多的创新风险。
新杰克进行大规模的创新,底线是不危及企业生存发展。“低成本试错”由此出炉。
“一个误解是,你的产品适用中小型服装企业,那么你的产品技术含量就少了,质量就差了。事实上,我的产品走向低端是对的,但低端的产品并不意味着技术含量少、质量差。”新杰克包缝团队主任徐永明说。言外之意是,低端产品相对于高端产品来说,是另一个竞争盘子,要想在低端市场中胜出,同样需要具有同类产品不可比拟的质量和技术优势。
那段日子里,新杰克试出了很多“错”。比如缝纫单元这款产品包含多个缝制生产流程,可精减服装生产企业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但不符中小服装企业设备发展现状,被搁置了。
紧扣市场的创新大多还是成功了。沿着高效、节能、环保的研发方向,新杰克先后开发出无油、伺服直驱、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等产品,拥有发明专利500多项,其中今年以来取得的发明专利超过了往年的总和。
而数月前启动的“年产60万台智能节能工业缝纫机”科技工业园建设项目,则标志着新杰克以台州椒江和浙江临海工业园区为生产基地,以杭州中央研究院和德国研发中心为依托,构建研发驱动型企业的发展模式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lee)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