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萧条 陶企大产能生产线成“鸡肋”

分享到: 更多
2014-08-21 来源:《陶瓷信息》

  近年来,随着陶瓷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决胜终端的一大利器,从而在抛光砖、瓷片、抛釉砖、仿古砖等生产领域中诞生了一批大产量陶瓷生产线。

  不可否认,在市场行情好时大产量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不仅能提高产能创造效益,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然而一旦市场销售疲软大产量生产线给企业带来的弊端和压力也愈加凸显。

  大线优势明显,可降低生产成本

  在今年3月,夹江盛世东方日产4万平米的瓷片生产线点火投产仪式上,记者采访了改线窑炉设备合作企业广东中窑窑业有限公司四川办事处经理柳海民。据柳海民介绍盛世东方生产线是一条节能型窑炉,日产3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所需的能耗在2.75元左右,日产40000平方米则只需2.6元。

  在盛世东方生产线正常生产三个月后,记者再次拜访了该企业厂长彭春祥,他告诉记者改线后节能方面优势明显,基本已到达当初设计的要求。

  “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日产达4万平米的单线产能,现在却已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得不信。”夹江某企业窑炉主管感叹道,在陶瓷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的不断进步的今天,日产能突破4万平米的瓷片和日产能3万平方米的抛光砖、全抛釉生产线已经不是梦想。在夹江产区内盛世东方、奥斯堡等日产4万平米瓷片生产的建成投产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大线确实具有提高产能降低成本的优势,这也是企业纷纷建大线的原因,但是在品质的稳定性上却不如1~2万平方米的生产线。” 广乐厂长熊巍对记者说道,大线之所以能降低生产成本,主要体现在对能耗的控制上,通过节约能耗来控制成本。

  市场萧条,大线产能成“鸡肋”

  前几年,在整个陶瓷行业销售畅通时,夹江建翔陶瓷有限公司依靠大线的产能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击败产区内其它瓷片生产企业,使企业大获其利。

  可惜好景不长,在大线利益的驱使下,夹江产区陶企也开始纷纷效仿跟风建大线,从而导致瓷砖产能暴增,其中增长最明显是瓷片。截止目前,瓷片的暴增已经给企业销售团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降价、促销、卖完付款等等各种营销手段都用上了,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市场萧条成事实,但产能暴增所带来的巨大产能压力已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日前,记者在成都及周边陶瓷市场走访时也解到,市场萧条,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也很大,根本无法帮助企业消化产能。

  对此,业内人士则表示大线如一把“双刃剑”,市场销售顺畅时它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与利益,但是市场萧条时它会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夹江陶瓷生产企业老板越来越清楚大线所带来的利与弊,建翔、新乐雅、康荣等企业决定把原定的800×800mm、走三片全抛釉的宽体窑生产线,改为走两片的普通窑生产线。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