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抵达笔城考察 格力贝发迈出跨界合作第一步

分享到: 更多
2015-12-23 来源:世纪文具网

在前日晚上央视2套的《对话》节目中,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听闻贝发集团需要从国外进口高精尖制笔设备之后,毅然在节目中承诺:“一年之后,这种设备我负责交给你。我用一半的价格卖给你。”同时,她也表示,将会在不久之后抵达贝发制笔城现场了解企业的需求。

  昨日下午,董明珠在参加2015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发展论坛之前率先抵达贝发制笔城,开始迈出了跨界合作的第一步。

  双方合作有无限想象空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董明珠穿着一袭黑色裙装,神采奕奕地与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一同参观各种车间。邱智铭首先向她介绍了在节目中提到的那台价值45万欧元的瑞士机器。车间里这几台高端笔头机能将优质不绣钢加工拉丝成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丝,之后经过切削将其制作成笔尖,误差不超过2微米,进口此类设备成为了贝发的痛点之一。

  在参观的过程中,邱智铭激动地向董明珠表示对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的渴求:“记得有一次去参观法国一家制笔企业,负责人并没有领我们去车间参观,而是直接通过一个视频向我们展示自动化设备,我在看视频时就被它们的自动化程度深深震撼了。”

  对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渴求,恰恰契合了格力目前的一个侧重点。据了解,格力集团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已经有了深入研究。事实上,格力集团已经拥有一个无人化工厂,自动化物流、工业机器人等产品都是这个工厂中的亮点。

  贝发集团研发总监殷永生简要地向董明珠介绍了制笔城目前的情况后,邱智铭提出了跨界合作的期待:“首先,我希望可以通过与格力的合作,共同研发出智能化柔性高端设备,并制造出真正的好笔;其次,我们会在材料、工艺、管理、营销等方面做出好的筹划;最后,贝发还希望可以与格力共同进行全球化的推广。”

  参观制笔城的几个车间之后,董明珠也深深地被这个企业震撼。“我不认为这只是一支小小的笔。”董明珠拿着手中的贝发笔说,“全球每年要消耗掉380亿支笔,可见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

  关于未来的合作,董明珠表示之后的跨界协同创新不仅仅是改装设备那么简单,而是达成一个共识———“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她笑着说:“格力与贝发在未来可以交流更多的东西,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参与到你们这里来。”与此同时,她深信任何痛点都能在研发过程中克服。

  “隔行不再如隔山”,原来没有人会将一个电器企业与制笔企业联系到一块,跨界却可以令双方的技术互通。邱智铭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十分乐观,他向记者透露,接下来,双方会组建专业团队,认真调研智能化制笔过程中还缺少哪些柔性的装备,并把具体需求确定下来,在经过科学的认证后进行联合研发。

  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与格力集团之后的合作,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制造业的技术守望者

  在采访过程中,董明珠曾经表示:“格力与贝发有着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仅是对于协同创新的追求,更多的是面临制造业挑战时对于技术的强调与坚守。于是,两个技术守望者在第一次会面后便一拍即合。

  在之前的《对话》节目中,曾有这样一个插曲,主持人向嘉宾们提出一个问题———“面临制造业材料受到限制这一问题时,企业会采取哪种办法?”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坚决地选择了直接花钱购买引进的方式,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则选择通过找其他材料代替以及购买引进两种方式来解决,只有董明珠当场选择了自主研发这种方式。她反复强调:“只有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可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她在昨日举行的2015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发展论坛上再次举出了贝发集团这个例子:“全球每年消耗380亿支笔,如果每支赚1元,就能赚到380亿元。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自己生产这种好笔设备,而不受制于人,那样更能够在价格上有话语权,提高利润空间。”

  从这一点上,邱智铭也曾表示,中低端的产品利润其实非常低,通常只有几厘。如果将产品定位在高端好笔上,每一支笔的利润可能要超过一台空调的利润,而是否能制造出这样的好笔则取决于完美的制笔设备与材料。

  在面对“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新课题时,两位技术守望者纷纷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贝发正在筹建两家国家级创新研发机构,同时发挥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和技术中心的作用,从原创设计开始,努力将工艺、材料等产品性能,提高至国际先进水平。

  而董明珠的大胆尝试似乎从来没有停歇过。在论坛上,她铿锵有力地说:“我从来都不寄希望于拿来主义,自主研发才是硬道理。”同时,她表示新的技术应该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为核心理念。

  她向所有人展示了格力研发的光伏空调,即使原来生产的空调已经比其他空调节能40%,但她希望彻底砍去剩下的60%。在失败了几百次实验、毁坏了几百台价值不菲的电机之后,格力花了整整2年时间,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不耗电的空调。

  在眼前这个充斥着各种挑战的大环境下,两人对于核心技术的执着与渴求无疑为制造业打下了一剂强心针。两人之间的跨界承诺,也带来了坚定的信心。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