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行业已经到了品牌向名牌转变期的“关口”

分享到: 更多
2016-01-11 来源:电动车商情网

  我国电动车经历了与其他绝大多数传统产业不一样的经历:20多年的发展让外资企业和外资品牌无法插足其中,也让台资企业自叹弗如。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个伟大的产业啊。想象一下我们相近的自行车产业,能做到占据全球60%-70%的产量规模,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自行车品牌基本上是,要么为他人做嫁衣——OEM代工;要么做国外廉价的超市车,而企业获得的都是血汗钱,中国的土地消化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政府给与17%的退税优惠补贴,最后都补贴到了老外的口袋里。

  但是,现在我国电动车遇到了与其他产业几乎同样的诅咒:无法逃脱产能过剩之后,企业之间彼此打价格战求生存的命运。如果我们这些民营企业面对好不容易打下的国内市场和正在不断开拓的国外市场,由于彼此打价格战,自我杀伤,给夺老外乘虚而入地夺走,是多么的不应该。

  因此,企业走高端路线是解决价格战的最好的方式:

  大幅度提高新产品研发费用。企业搞研发并非易事。这么多年下来,整车企业已经习惯了自动送上门来的零部件、外加那么长的账期。整车企业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科研经费,就能搞定所谓的新品。但是以后这样的模式制造新产品是行不通了。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必须是货真价实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除了品牌不一样其他都相同的新产品。真正的新产品成为了整个行业的独一无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别人无法复制的东西。因此,研发新产品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获取竞争优势的法宝。只有这样,企业才会真正重视新产品研发,才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来搞研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重视营销远远大于重视研发。

  积极参与并购优秀企业。但是,搞研发说说容易,做到难。搞研发光有钱还不行,还须有研发的方向与制造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分两条腿走,一条是走捷径:采取并购零部件企业的办法,包括参股、注资等模式渗透到优秀的零部件当中,这样与零部件企业共甘共苦,才能获得零部件专利使用或专利独用权,让别人难以复制。另一条是自主研发,企业建立新品研发中心,真正有研发能力的团队。这么多年来,整车企业与下游的零部件企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系。这样的心态要进行调整。今后几年,就看整车企业如何地整合零部件企业、如何将整个产业链进行最优化配置。由采购与供应的关系上升到企业内部的部分协调关系,将会使企业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制造能力向前一大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进吸收消化新技术、新工艺水平,提高装备制造能力、降低制造成本。现在的整车企业制造还强调的是靠劳动力密集型的组装工艺。这样对产品的制造精度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今后必须企业要过渡到通过整合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为产品实行现代工艺制造最大化而提供便利。因此,一家企业今后不仅仅是一二百万辆规模,更是五六百万辆,而且制造的产品质量实现高度的一致性。这就是未来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让行业洗牌的速度更快。

  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设备上去了,管理也要跟上去。因此,企业走高端路线,必须要具备从设备、管理、智力资源等各个要素的提升。硬件很容易实现,有了钱就可以搞定一切,而企业管理不仅仅是硬件管理,还需要软件管理,更需要企业文化的注入。因此,今后企业走高端路线,必须要有企业文化为先导,以硬件以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创新为核心,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能真正符合高端化路线。

  走高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企业是一个考验。具备了上述的条件,企业走高端不是一句空话,若干年之后必有大回报。当许多企业都在为打价格战而遍体鳞伤的时候,你的企业因走高端路线,就可以踏着这些打价格战的企业身上碾了过去,收获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还有大把大把的盈利!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