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业迎接“新国货时代”

分享到: 更多
2016-04-28 来源:sports.cn


[导读]
  2016年4月25日,第34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福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继去年福州体博会展馆面积首次突破12万平方米,参展人数超过12万人次后,本届体博会在企业参展规模和签约面积等方面再次取得突破。

  据统计,在为期四天的展会中,共有超过1200家企业报名参展,展馆面积到13万平方米,企业签约面积达到8.8万平方米。体博会在福州又一次创造历史。

  在这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上,主办方根据体育用品的不同类别和参展企业的特点,将体博会划分为商用家用健身器材、场馆设施及营造、极限与户外、运动休闲、按摩康复器材及室外健身路径、球类运动及网羽运动6大展区。

  此外,丰富多样的活动也让体博会彰显着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生命力。福州体博会期间,高峰论坛、互动体验、表演展示、商贸洽谈、同期会议等类别活动满足了不同参展人群的需求。其中,高峰论坛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行业思考引领者。

  高峰论坛——中国体育用品业迎接“新国货时代”

  本届体博会高峰论坛延续了往年“1+2”模式,由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峰会、中国健身产业论坛、中国体育场馆发展论坛三个平行板块组成。来自行业的政界官员、商界精英、业界专家等在榕城汇聚一堂,围绕“大时代 新格局”的主题在论坛上就行业发展趋势抒发观点并热烈讨论。

  在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峰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桦以“紧抓消费升级时代机遇 共创行业新格局”为题,发布了《2015年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白皮书》,对过往一年中国体育用品业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精确解读了过去一年行业发展的关键数据。他表示,供给侧改革与中国制造升级,推动体育用品进入“新国货”阶段。国产品牌实现制造能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的过程,必将有机会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以“新国货”的身份赢得更加广阔的新市场。

  此外,在健身产业论坛和体育场馆发展论坛上,各界精英的诸多观点也在论坛中得以碰撞。其中“互联网+”和“城市综合体”成为两大论坛的核心热词。

  六大展区——布局微调 发展态势整体良好

  商用家用健身器材展区仍旧占据本届体博会的半壁江山。本届体博会,健身展区报名展商数量达到458家,面积达到3.9万平方米,整个展会60%的增长都集中在该展区。今年的体博会上,智能产品成为商用家用健身器材展区最炙手可热的产品类型。深圳好家庭在本届展会推出了氧疗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设有一个特殊的“耳麦”:耳机部分可以收听音乐,类似于话筒的导管则是氧气出口。产品机身内都配有制氧机器,当健身者运动起来时,制氧器便开始通过管道向导管出气口输氧。好家庭董事长张佳华表示:“平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为21%左右,使用氧疗系列产品能够呼吸到浓度为28%至33%左右的氧气,对于净化空气、过滤雾霾、提升空气中的氧浓度很有作用,尤其适合年纪较大的健身者使用。”此外,以推广鹰眼体育科技装备为主要业务的北京瑞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台球鹰眼、网球鹰眼、足球鹰眼的产品。公司CTO邢忠贤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向排球、篮球、冰雪等项目拓展,希望未来能够为赛事转播、裁判判罚、体育专业培训与考核提供服务,并帮助教练开展教学工作。

  场馆设施及营造展区最大的变化是扩容——相比于去年的单个展馆,本届体博会场馆设施及营造展区占据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6号馆及7号馆的一部份,展区面积达到了22000平方米,成为仅次于商用家用健身器材展区的第二大展区,汇聚了泰山、金陵、共创等273家企业。此外,行业内部进一步细分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从展区分布上来看,场馆设施及营造展区被细分为了计时记分、棚膜结构、照明围网和看台座椅、游泳设备、体育器材、木地板、人造草、拼装地板、地面材料等不同区域,用不同位置区分行业细分领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2平方米,而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46平方米。0.54平方米的差距不仅释放了场馆行业内部的巨大能量,让行业进一步细分,也给相关产业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位于7号展馆的极限与户外展区可谓“冷”气十足。在过去的2015年,国内轮滑行业整体呈现下滑势态;但与此同时,借助京张成功申办冬奥会的契机,冰鞋、雪鞋等生产销售企业受到大众更多的关注。本届体博会,“芯一代”、“智能化”、“轮滑4.0革命”等词汇成为许多轮滑企业展位前最醒目的标志语。广东森海推出新款的轮滑鞋从软硬件两方面实现了全新升级。硬件方面,轮滑鞋将通过芯片加装和结构改造,来完成之前普通产品所完成不了的功能,比如定位查找、数据采集等。同时,光电系统的添加和升级也使得轮滑鞋的外观更加绚丽、科幻。在软件智能化方面,通过APP软件功能的调整,可以让轮滑玩家更好地体验智能生活,比如社交、竞赛、报名、学习交流等。与此同时,广东省东莞宝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推出的旱地冰球格外引人关注。为了契合北京冬奥“科技奥运”和“环保奥运”的主题,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面积使用环保材料,在增强娱乐性的同时结合数据库,推出带智能芯片的冰刀鞋,为消费者提供运动过程的数据捕捉和滑行距离的分析,并将这些数据实时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从而增加项目参与的乐趣。

  运动休闲展区在本届体博会同样迎来了转变,该展区一改过往“运动服饰”的名字,转而叫做“运动休闲”展区。一方面,名称的改变让展区的参展企业范围有了更多的可能,有效解决了展会在运动鞋服行业招展工作的瓶颈;另一方面,“运动服饰”向“运动休闲”的转变似乎也昭示着体博会对于体育正在重新进行着阅读理解——体博会开始更加注重向公众传递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该展区跑步公园专区主要合作伙伴,英特体育是第一家参展体博会的运动品牌集合零售商。同常见品牌专卖店不同,英特体育的产品划分方式不因品牌和售价而定,而是根据运动类型和功能划分。在线下实体店日子越发难捱的今天,以英特体育、迪卡侬为代表的,注重一站式购物和消费体验的集合零售店成为线下消费的发展趋势。对于时代气息的准确把握,将是体博会能向受众传递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关键所在。

  按摩康复器材及室外健身路径展区位于9号展馆,面积虽然不大,但展区的火热程度却不输于其他展馆。包括伊吉康、久工、豪中豪、康泰、森菱、松典在内的近80多家行业内知名按摩康复器材企业汇集于此。智能化、小型化、家庭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松典推出的智能化按摩椅运用隐形科技——无线手机操控技术,不但可以调节按摩椅的高度、按摩速度、按摩力度,还可以实现健康数据的收集和测量,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与线下产品的有效对接。

  网羽运动及球类运动展区此次被合并在一个展区。在网羽运动类别中,大牌企业加紧布局中国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羽球巨头尤尼克斯重回体博会,并重点展示了最新系列产品“双刃”系列产品。与此同时,深圳市索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体博会上推出了智能羽毛球拍,将智能硬件与智能芯片加装在球拍中,在不影响外观和手感的同时,直观反映使用者打球的一系列技术指标。而在球类运动类别中,足球产品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篮球巨头斯伯丁也借体博会宣布进军中国足球和橄榄球市场。斯伯丁体育用品(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文通表示:“球类装备是斯伯丁的核心技术所在,斯伯丁希望用自己的优势慢慢在足球市场中站稳脚跟。”

  体博会活动——注重互动与参与 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本届体博会活动在整体结构和设置上,进一步强调企业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企业自办活动明显增多,活动体系向更加专业化和功能性的管理方向上发展。

  面对日益火热的跑步市场,体博会组委会同英特体育、乐行体育合作,设置了路跑专区,涵盖了“跑步学院”、“乐跑天地”、“体质检测区”、“展商展示区”及“场外比赛区”,来自十余个跑团的400余名跑友参加了5公里挑战赛、10公里健康跑、跑团接力挑战赛等活动。

  体育珍藏品展拍会同样没有缺席本届体博会。连续第七年参展的展拍会在本届体博会上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珍品。作为体博会体育珍藏品展拍会承办负责人,同时也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主席,李祥表示今年的展品档次无疑要高于往年。

  健身交流会为有意愿在健身行业深造、获取行业最新信息的学员提供系统学习机会。为期三天的课程为学员提供包括理论类、团操类、私教类三种不同品类,共约70堂课程。只需花费900元,报名学员可以选择上任意一门课程。

  展馆外同样热闹非凡。尖峰公司为参展观众带来了旱雪体验场,超过500平米的体验场吸引了不少南方游客驻足体验。在旱雪体验场一墙之隔的位置,占地200平米的笼式网球场地同样新鲜。负责人吕征表示:“笼式网球在西班牙非常流行,甚至有专门的职业联赛。笼式网球非常好上手,希望更多人来参与这项运动。”

  与此同时,本届体博会与京东户外频道继续开展深度合作,帮助体育用品企业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打通线上线下两个销售平台。展会期间,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方式线上下单,获得体博会特别折扣。展会结束后,由快递将展会期间订购的商品送货上门,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本届体博会能够圆满成功离不开主办方的精心筹备。在招展、宣传、观众邀请、商贸洽谈等方面,体博会相比去年都有了明显提升。在去年有所不足的场馆交通和网络建设方面,组委会也尽力做到了改善。

  据了解,明年体博会将移师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愿在2017上海体博会上,能够见证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历程中的更多惊喜。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