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延津“中国第一麦”品牌效应放大

分享到: 更多
2016-09-13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曾几何时,很多官员“谈农色变”,一谈到农业,就代表落后,一谈到农产品,就代表低附加值,没利润。

  而在河南延津县,他们把最普通的小麦打造成“中国第一麦”,县委、县政府专门开辟了“中国第一麦”官网全国推广,不断完善小麦产业链条,小麦品牌叫响全国。

  “中国第一麦”效应有多大?靠这个品牌,吸引千里之外的茅台酒厂把延津作为原料基地。“中国第一麦”能量有多强?目前,延津县形成了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发展布局,两个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成为全省农区典范。

  立足优势,打造食品白酒产业集群

  延津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农产品优势和农业品牌优势明显。集聚区建设伊始,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食品白酒产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提出了“联产业、抓企业、促项目”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小麦为头雁,“优质面粉—中高端面制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为两翼的雁阵格局,打造年产值超200亿元的食品白酒产业集群。

  集聚区建设以来,延津县先后培育和引进了新良面粉、克明面业、酒鬼酒、浏阳河酒业、笑脸食品、首农集团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和知名企业,食品白酒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共入驻食品白酒企业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小麦年加工能力突破70万吨,白酒年生产(灌装)能力10万吨,年产挂面40万吨,年产速冻食品25万吨。

  实践证明,延津集聚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中国第一麦”产业链条是正确的,基于蓬勃的集群发展,延津县被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度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全省首家“中国名优白酒(中原)产业园”、“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

  曾经的农业大县,而今崛起了占地17.8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

  强化扶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平原农区搞产业,首先要有好的方向和规划,其次还得靠招商,靠政策,引进企业,扶持企业壮大。

  8年来,延津县委县政府始终围绕集聚区建设,制定政策,形成长效机制,一是政策扶持。研究制订了《延津县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延津县鼓励食品白酒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优惠办法》《延津县食品白酒产业集群培育活动专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具体企业(项目),促进食品白酒企业(项目)做大做强。目前,集聚区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二是资金扶持。积极与金融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与建行合作,全面启动企业“助保贷”业务。设立产业集群专项发展资金及组建产业集群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县财政设立食品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食品白酒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融资、投资、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支持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三是品牌扶持。研究出台了《延津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积极引导食品白酒企业争创国家、省驰(着)名商标和国家、省、市名牌产品,提高食品白酒产业集群的整体水平。目前,食品白酒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着名商标5个。四是科技扶持。为加快食品白酒企业结构转型升级,设立科技奖励基金1000万元,制定扶持政策,全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省内高校加强沟通联系,依托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平台载体功能,加快产学研共建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集聚区拥有与河南农业大学共建的“速冻面米及调制食品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科技学院延津县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科研基地”、“河南高校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等科研平台。

  创新运作,提高产业整体实力

  栽下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延津不但没有放松服务,而且进一步帮助入驻企业搭建平台,优化发展链条。

  他们一是建立农业产业化原料基地。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和“订单+期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小麦种植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和统一销售,并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使全县小麦品质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全部供应到产业集聚区食品深加工企业,夯实了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基础。二是积极打造“中国第一麦”品牌。成功举办打造“中国第一麦”专家咨询会议、打造“中国第一麦”高层论坛、新乡小麦产业博览会,新乡小麦产业集团也挂牌成立,被评为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进一步提升小麦品质,提高小麦效益,吸引更多客商参与小麦经济发展,叫响“中国第一麦”品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受益。三是建立服务平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全面推行食品QS认证,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投资747万元,在产业集聚区建成全省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可对18类108种食品及其他食品的129个参数进行高标准检验检测,有效保证了食品质量安全。今年计划启动河南省专用面粉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完成河南省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升级、农产品质量监测站搬迁任务。

  如今,食品企业在延津,不出园区就可以实现产品检验,极大地节省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强化服务,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延津集聚区的成功使延津尝到了甜头,更懂得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性,他们在集聚区建立了优化环境长效机制,一是成立了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9项规章制度,各类事项实现“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办结。二是设立了投资项目服务代理中心,由投资商提供申请资料,服务代理中心指派专人,以“政府代办员”身份代办立项、土地、环评、注册等各项手续,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服务。三是建立了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制度和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挂钩机制,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模式强力推进。四是建立了目标管理和激励奖惩机制,将食品白酒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并与领导干部绩效挂钩,有力推动了食品白酒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数年耕耘,延津名声在外。8月17日,延津又迎来重大利好,与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筹建华大农业研究院延津分院,设立新型农业基因辅助育种中心、农产品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农产品食品多组学监测质控中心、平原精准营养研究中心等项目。

  未来,华大基因将发挥在农业物种上的基因组数据库优势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能力,有效挖掘地方优势特色物种资源,共同开展小米深加工食品产业开发,致力于打造小米后加工产业链条,建成一个立足延津、服务全省及全国的以小米培育为特色的基因育种中心。

  “我们的目标是,到2018年,延津县食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达30家以上,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食品企业1家以上、超10亿元的食品企业3家以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县委书记祁文华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