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丁水波国内体育用品产业有机会有能力走向世界
特步丁水波国内体育品牌有机会有能力走向世界
中国体育产业正在经历哪些转变
我今天分享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中国目前在体育产业都有哪些方面的改变,产业的增长机会在哪里,特步在这当中都做了哪些事情。
第一,来看中国体育产正在经历哪些转变。首先,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近1.5万亿左右,国家刚刚出台政策,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也就是说在未来黄金十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现在我国体育产业在GDP当中的占比是很少的,只有0.73%,预计2025年能占到GDP的2%。第二,参照美国经验,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将不断升级,呈现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产业并重的格局。首先,美国目前体育产业规模领先中国30年,数据显示,美国在1987年的体育产业规模跟我国2013年达到的产业规模相当,说明中国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将实现升级,从体育用品为主导升级为体育服务为主。中国体育产业的重点还在装备当中,就是鞋服包帽袜,而美国体育行业的重心则是体育服务业。第三,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体育消费升级存在巨大的空间。据统计,2014年中国人均体育消费只有191美元,而美国达到872美元,说明增长的空间还有很大。
从政策层面来说,国务院在2014年颁发46号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放开很多审批权限,比如赛事审批权、俱乐部行政脱钩、赛事转播政策放开、支持跨界融合等,政策的驱动使得体育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结构升级,市场空间得到极大的释放。举例来说,过去我们作为体育用品的企业,有时要举办一个活动, 当地政府宁愿让体育馆长草也不租给你,或者租给你以后赛事后续需要的费用多,审批手续非常繁杂。现在是很多场馆主动拿出来邀请企业来运营,或者举办赛事,这样整体空间就大起来了。全国有很多政府加大扶持体育产业的力度,从十年前大妈广场舞开始,全国各地跑步、户外、健身训练慢慢成为热潮,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点和转变。
体育产业的增长点和机会点在哪
我认为主要分成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业这两个方面。体育服务业包括场馆运营,赛事转播等,体育用品产业就是鞋服包帽袜。体育用品业最主要的就是卖产品,过去一双运动鞋贯穿所有的活动足球、跑步、篮球,现在运动鞋出现细分,跑步、篮球、足球等分成草地、训练、旱地,这样一细分,每个人的装备就多了,每个人想买的东西也就多了,衣服也一样,不同的面料,适应不同的运动。
体育用品还要跟互联网相加,原来产品部卖完就卖完了,最多就只有售后的服务联系。现在远远不止这些,互联网时代,会根据大数据掌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运动逻辑,可以增加非常多销售的可能性。现在很多App卖完以后尝试跟消费者进行深度的链接,从而得到多次销售。
此外,工业4.0和工业制造2025,对产品本身的升级非常重要。消费者的体验是排第一的,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重复购买。
我们认为体育产业增长推动力源自大众体育消费活力的增强和职业体育商业价值的释放两个方面。大众体育当中跑步项目参与度比例最高,我八年前开始布局跑步领域,最早首先赞助了厦门马拉松,当时认为只是提供装备。现在跑步相关产业呈井喷式地增长,跑步变成一种时尚,跑步成为中国人群参与最多的运动,跑步不受场地限制,不像足球需要足球场,篮球需要篮筐,随时都可以做。职业赛事的空间同样非常大,英超和NBA的收入分别比中超和CBA多了几十倍。
从运动项目角度看,现在两种运动值得关注:一类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运动,如跑步和骑行;一类是政策推动的运动,足球和冰雪。足球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足球从学校培养起,很多学校开始足球培训,未来足球发展非常大。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也将带来一股冰雪运动的风潮。
我们认为随着国力的增强,海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的认同也会随之增强。国家强了,我们就有生意可以做。我举个例子,以前说我们的产品品牌力不足,品牌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但是产品的创新、质量必须是短时间来做的。比如手机,过去你拿国产手机可能会觉得没面子,但最近一两年我看到很多大企业老板用华为、联想手机,其实只要功能、性价比做得好,就会被消费者所认同。
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国内体育用品有机会、有能力走向世界。全球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到2679亿美元,国际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市场潜力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东南亚是中国本土企业实现国际化的第一步。因为东南亚人口众多,当地人的身材尺寸和中国人差不多,气候、生活习惯也较为相似,而且聚集很多华侨,这个市场我认为是最有机会的。
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发展形势乐观,但我国体育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未来,挑战仍然很多,我们需要更多耐性。但是机会来了,我们要加快速度才能迎接市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