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
过去两年来,十几家美国运动服零售商纷纷申请破产,其中包括Sports Authority、MC Sports,以及最近的Gander Mountain。但与此同时,美国人却越来越崇尚积极的生活方式,“户外活动”更多是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 体育用品实体店的关门并不能证明体育及户外用品前景黯淡,相反目前美国人远比十年前更加热衷户外活动。Gander Mountain的发言人称,“由于大型供应商开始直销模式,并且电商正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消费者需求改变,实体店人流量无以为继”,这也是Gander Mountain破产的首要原因。由于无法在新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这两年越来越多运动用品连锁店申请破产。 2016年户外用品市场数据 “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 •美国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价值1200亿美元; •亚马逊户外及体育用品销售额达55亿美元; •美国户外及体育用品销售额年同比增长率达5%; •亚马逊户外及体育用品销售额年同比增长率达20%。 一般,户外及体育用品的主要销售额推动力是体验性零售,例如消费者会想在购买这些产品前先触摸或试穿。但实际上,亚马逊在此品类所占的市场份额达5%(比其他品类的市场份额平均值高),尽管美国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同比增长率为5%,但亚马逊的增长率却远远超过整体市场。因此这也说明虽然体验性零售是实体店一大优势,但这并不能阻挡消费者网购的热情。 一、亚马逊2016年主要的增长品类 “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 •体育用品子品类各自的销售额年同比增长率:授权产品为50%、钓鱼装备30%、划船装备40%、运动装备35%、团队体育用品30%、高尔夫装备25%和打猎装备15%; •户外装备子品类各自的销售额年同比增长率:制冷器达100%、电动踏板车90%、冻干食品90%、背包50%、自行车50%、野营厨具炉灶35%和睡袋30%; •运动服装子品类各自的销售额年同比增长率:运动内衣达154%、棒球服100%、泳衣90%、健身服装85%、运动包袋70%、帽子70%和打猎服装65%。 二、亚马逊上的主要趋势 1、健康用品 美国人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不管是在体育、锻炼还是其他户外爱好活动,美国人都很积极。运动内裤、健身服及泳衣是亚马逊运动服装品类销售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骑行运动也越来越受欢迎,亚马逊上自行车的销售额上涨了50%。美国消费者也会锻炼或参与户外活动,室内健身设备销售额增长35%,冬季运动服的销售额增长了30%。 “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 健身装备品类中,增长率较大的子品类有: 健身自行车:30%; 举重产品:45%; 跑步机: 45%; 划船机:115%; 椭圆机:70%; 2、户外装备 “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 美国人越来越希望从科技生活的压力中脱离,逃到户外。随着自行车销售额的增长,亚马逊也看到自行车停放架销售额上升了30%,表明骑行运动越来越流行。而且当消费者到达户外活动目的地时,可能就需要帐篷等户外装备。亚马逊上帐篷的销售额上涨了30%。打猎相关产品增长幅度很大,如打猎服装(65%)、刀具(20%)和打猎装备(15%)。 3、团队运动产品 2016年,亚马逊户外及体育用品销售额增长的推动力在团队运动用品上。年轻人更喜欢将团队运动看成是一种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同时又能维持积极的社交的方式。亚马逊上,冰球装备的销售额在2016年翻倍,棒球和足球越来越受欢迎,棒球服销售额增长100%,棒球装备增长35%;足球服装销售额增长30%,装备增长20%。 团队体育用品下,增长率较大的子品类: 冰球:100%; 棒球:35%; 垒球:30%; 网球:25%; 篮球:20%; 橄榄球:20%; 足球:20%。 “亚马逊效应”席卷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4、直接销售及授权产品 众多主要的体育用品零售商申请破产是因为,电商让直销销售额骤升。所有行业的品牌忠诚度不断提高,户外及体育用品行业尤其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团队体育用品品类。许多消费者选择直接从喜欢的品牌或授权店内购买产品。亚马逊上授权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也很显著。 授权产品下,增长明显的子品类: MLS(足球大联盟):200%; NBA:150%; NFL(全国橄榄球联盟):60%; NHL(美国曲棍球联合会):60%; 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40%; MLB(美国职棒大联盟):15%。 不管是亚马逊等网上零售商,还是Bass Pro Shops等实体店,这些户外及体育用品零售商都表明,美国户外及体育用品市场并没有陷入危机。消费者崇尚运动、健身及户外活动。市场中,真正改变的是消费者的习惯,而成功的零售商就是改变他们习惯的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