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大力推广物理电池在多场景应用

0
2021-03-12 来源:消费日报

   

   近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政策、产业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

  经系统调研,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赵延庆就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碳达峰”“碳中和”提出建议。他表示,通过大力推广物理电池在多场景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电化学电池消耗,有序降低因化学电池高速发展带来的材料大幅上涨、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减少碳排放,防止污染产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此外,消减下来的碳排放及化学污染,可以助力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池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和日常生活。按照发电方式分为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化学电池随着经济的发展,增量不断加大,增量中最为突出的是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达62.2GWh,预测到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将达447GWh,是2019年的7倍。而据IVL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按照全生命周期计算,每制造1KWh容量的化学电池,会带来150到2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保守估计2019年我国因动力电池所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近933万吨。

  在我国,由于化学电池一次性投入成本较低,数据中心、应急电源均采用化学电池。从数据中心和应急电源领域用化学电池市场规模最大的铅酸蓄电池来看,2019年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约2亿KVAh,若逐步开展物理电池替代,按年减少10%铅酸蓄电池量,可减少排放近3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与动力电池当年增长量带来的碳排放量相抵消;如到2025年减少50%铅酸蓄电池量计算,可抵消掉当年动力电池年总量20%带来的碳排放量。

  事实上,以飞轮储能为代表的物理电池技术成熟,并且已拥有近20年的安全运行业绩。通过大力推广物理电池在多场景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电化学电池消耗,有序降低因化学电池高速发展带来的材料大幅上涨、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减少碳排放,防止污染产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赵延庆表示,随着5G、工业互联网、云端技术的发展,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应可以实现瞬间断电瞬间异地备份存储,仅需要8—10秒就可以完成,可以不用保证数据中心不断电,可以大量节省化学电池、柴油发电机、制冷设施、建筑空间,用于增设更多的服务器提高运算能力。同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将迎来大发展,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要达到1200GW。2020年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GB38755—201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提出新能源场站要配置必要的储能,是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带来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问题,而非储能调峰问题。按照10%装机计算,需要增加120GWh电池。若全部或部分采用非化学电池技术路线,120GWh电池可减少1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可抵消掉2025年动力电池总量28%带来的碳排放量。

  但目前,制约物理电池在电力系统应用的主要因素仍有许多,一是标准更新慢,我国现行强制标准《GB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仍延用2008年标准中规定A级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备用时间不小于15分钟的硬性要求。而工信部下发《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中虽然已有不间断电源系统领域物理电池的推荐,但由于标准限制,影响物理电池无法在数据中心进行有效应用;二是物理电池缺乏重大科技示范项目支撑,以飞轮物理电池为例,虽然具有优越的一次调频和储能功能,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应用尚在起步阶段。

  对此,就加快推进物理电池应用,推动我国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赵延庆建议要对刚需化学电池的应用范围及标准有明确限定,并从环保角度保证有序回收;对非刚需化学电池的应用范围及标准,抓紧从环保立法、科技立项投入、相关国家标准修订等多角度,快速推进其他物理电池技术及方案的应用。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