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品牌定位的种种误区
从2016年CCTV提出“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到2017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品牌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对于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品牌,人们似乎又存在不少的误区。
最大的误区是将品牌等同于广告、等同于知名度、等同于企业形象。信息贫瘠、传播闭塞的年代,“喇叭一响、黄金万两”,但时过境迁,在信息的海洋里,诉求相同,只能被视为噪音,难于进入心智。看到某饮品“困了累了”赚钱了,号称某牛某虎某特饮的就来个“累了困了”,没有心智的差异化,只能被消费者视为一个又一个的山寨品或模仿品。
第二大误区是把品牌等同于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IPHONE没出来之前,消费者不知道手机还可以没有按键,认为诺基亚已经很好了。但倘若消费者最大的满意是买手机送别墅,你能一一满足吗?
第三大误区是自认产品质量好,有技术有专利,“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很多“皇家血统”出生的产品,结局圆满的却不多。很多时候,不关技术,不关专利,关乎心智。
误区还有更多:比如认为小企业不用做品牌;做品牌需要很长时间;做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品牌是个筐,装的产品多多益善,等等。产生以上误区并不奇怪,因为市场没有给中国企业更多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因为传统营销战略理念根深蒂固。
产品稀缺时代,企业只需要埋头拉车。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第三方物流的到来,使地球真正变成了“地球村”。当看上去没有多大差异的物品和服务真实摆在人们面前,“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和艾·里斯告诉我们:消费者作出选择靠的是心智。信息爆炸、产品同质化且严重过剩的时代,唯有通过分析潜在顾客或消费者心智,为产品或服务找到与竞争对手相差异的认知,才有可能被选择。正所谓心智中有空缺,市场中才有机会。习惯了实实在在生产产品的企业家,不习惯虚无缥缈的心智;习惯了顾客导向,不习惯竞争导向;习惯了先定战略,再找战术,难于接受战术支配战略。这需要辩证的思维,也是习惯使然。
定位理论思想来源于军事战争思想,明确提出适用于军事战争的“兵力集中原则”和“防御优势原则”同样也适用于企业,是真正最接地气、最具实战性的企业竞争战略。定位理论同时一针见血地提出:企业竞争的基本单元是品牌而非企业;认知大于事实;竞争导向优于顾客导向;企业要通过聚焦、分化和对立,做到品类第一;通过公关与广告占领心智;基于企业与竞争对手实力的强弱,提出了进攻战、防御战、侧翼战和游击战四类战略形式。“没有一个企业强大到不能被挑战,也没有一个企业弱小到不能去竞争”。由此,《定位》在美国被称为“美国CEO最怕被竞争对手读到的商界奇书”“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定位理论进入中国不过十余年,已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硕果累累且有目共睹。如同品牌起飞前要经过长距离的滑行,定位理论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用行政手段调剂的供给侧改革会滞后于市场,发源于市场经济的定位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供给侧改革。定位理论不仅可以调节供需,更可以做大做强一个品类,繁荣一方市场。安居一隅的广东凉茶,曾被北方人认为是“过夜茶”,当被定位为“可以预防上火的饮料”,就大放异彩,走遍中国,笑傲全球。
借用狄更斯《双城记》里的半句名言,对于打造品牌,“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心智竞争的时代已来临。谨以此文,迎接第二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