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万能菌” 益生菌行业亟需“高标准”
益生菌软糖、益生菌冻干酸奶块、益生菌豆奶、益生菌固体饮料……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益生菌行业受到更多关注,企业不断布局,推出相关产品。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3000家益生菌相关企业,45%的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BlueWeave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达到602.3亿美元,预计从2022年到2030年,全球益生菌市场将以8.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益生菌行业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的同时,行业标准不健全、夸大产品功效、消费者认知尚不清晰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市场火爆 消费者选购遇“瓶颈”
“六个月左右的宝宝有点腹泻选哪款益生菌呢?”此前,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某药店听到有消费者向工作人员咨询。记者注意到,该店摆放益生菌产品的货架上有多款商品,单件价格集中在200元左右,均为保健食品。
工作人员表示,益生菌类药品比较少,除有明确医嘱外,消费者购买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比较多,大部分来购买的消费者都会询问哪一款更适合。上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吐槽,“本来想在线上购买,发现种类太多,被迫查找了一些资料后,还是不太懂,最后选择来药店购买,听听专业人士意见。”
根据淘宝天猫平台销售数据,11月份淘宝天猫平台益生菌销售额约为7亿元,销量约381万件。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益生菌”后发现,不少产品的销量都超过10万件,单件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热门品牌有江中、汤臣倍健、合生元等,热门品类涉及调理肠胃、增强免疫力等。在淘宝搜索界面,还配有“益生菌怎么挑”的相关链接,消费者可以点击了解益生菌百科、应用场景、选购经验等内容。但记者注意到,在20条选购经验视频中,除一条视频的观看量达到5.9万次外,其余仅有7条视频观看量超过千次。在不少相关产品的问答中,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还是集中在“产品效果如何”“拉肚子吃哪款好”等,已购消费者的回答中“不懂,要问客服或咨询医生”占据多数。
“目前,仅有35%的人知道如何选择适合的益生菌。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益生菌,也不清楚哪种益生菌好,又为什么好。”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廷涛在2023益生菌在线峰会上表示,消费者愈加关注自身健康而产生的消费觉醒,无疑是推动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但是,益生菌行业目前还存在标示混乱水分大、虚假宣传信度差的问题,消费端对益生菌的认知尚不清晰。益生菌的科学宣发、建立公信度非常重要,只有相关部门和行业不断加大科普力度,才能让消费者明白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如何挑选益生菌,明白益生菌的核心特征是“足够数量、活菌状态、有益健康”,“不存在一种‘万能’的益生菌菌株”。
规范发展 相关标准体系亟待健全
除去消费者不知道如何挑选合适的益生菌产品,部分益生菌产品过度夸大宣传的情况更让消费者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此前,有媒体报道,有的益生菌巧克力声称吃了不易感冒,防止过敏;有的益生菌冻干粉声称能管理体重,增加坏胆固醇排出;有的产品直接宣称能治疗妇科炎症、结膜炎、荨麻疹。
食品伙伴网功能食品分析师侯晓宇表示,目前益生菌行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我国尚未系统地制定益生菌标准,缺乏相应标准体系以指导生产和消费,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也难以监管,导致出现“益生菌”概念使用不当、功效难以科学界定、产品标识不规范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12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3687号(商贸监管类179号)提案答复的函》,在答复全国工商联提交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益生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时表示,近年来,针对益生菌在食品中使用的相关情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职能分工,规范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监管,重视食品加工用菌种质量标准化工作,规范食品加工用菌种及其制剂的生产许可,持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完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继续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快益生菌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并根据产业发展和监管工作需要,适时推动益生菌质量要求等标准研制工作。同时,指导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加强对相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保障食品安全。
此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了《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团体标准,对我国现有标准法规体系形成有效补充,但并不具有强制性,产生的效应有限。
陈廷涛认为,要重视益生菌国家标准的制定,积极推动法规建设。目前,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我国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但是还没有国家级法规对益生菌行业进行规范。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些完善出厂产品监管标准、规范合理使用“益生菌”名称、细化检测标准设定研判微生态产品特性指标的建议,将不断助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转自:消费日报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